以改革为动力,筑牢制造强国技能根基

 新闻中心     |     2022-06-21

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是强盛国家的重要力量,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是制造业提升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2022年至2025年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旨在积极应对技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前瞻性。《方案》立足“制造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准确把握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的新发展形势和新任务,突出技能人才在技术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研判制造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针对现实存在的技能人才发展短板弱项,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重点环节,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制度性安排,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方案》着眼技能更新迭代,提出动态发布新职业和加快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和优质专业等措施,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决策方式,建立政策的“随动”调节机制,主动谋划、前瞻部署,确保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

定位清晰,突出重点。《方案》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依托分层、定向、差异化的配套措施,以点带面,强化政策举措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文件要求重点依托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遴选制造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建设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自主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工业母机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软件、数字技能等领域以及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指导目录。上述举措精准定位制造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行业领先企业等“关键少数”和“领头羊”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无缝衔接,筑好技能人才“蓄水池”,并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方案》还进一步聚焦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培训研修,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这将更好引领带动广大技能劳动者主动提升技能、钻研技术,激励更多人投身技能报国,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充实后备梯队储备、改善人才素质结构。

强化系统性、协同性。《方案》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方案》要求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国资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出探索组建一批聚焦制造、突出创新、效益显著的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探索推行“工程师+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团队合作模式;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结合模式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训;探索建立全国制造业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信息共享机制;优先将适合当地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关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目录,聚焦重点领域职业工种,打造一批制造业职业技能竞赛品牌等一系列硬招、实招。上述举措,以部门联动、多向发力的方式,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方面资源要素,充分调动不同类型主体积极性,统筹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各业务条线,并兼顾产业格局差异性,使各类政策形成合力,建立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的“协同作战”模式,有效提升技能人才治理能力。(作者童天,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